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

很长时间没和大家聊产品了,这一次我们来一起聊一聊雾化器加热技术的“黑科技”——“芯片加热”。

2016年2月份,第一款采用了“加热片”技术的RTA(储油雾化器)问世,引起了包括vaper、厂家、设计师、渠道商、零售商、测评人在内几乎整个电子烟领域的关注。

加热片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使用时几乎不用更换加热元件,只需定期更换棉花即可,既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又提升了口感体验。

同年11月份,时隔8个月的时间,第二款采用了芯片加热技术的产品也登陆了市场,性能更加稳定,成本有所降低。

在当时由于性能不完善,与之配套的RTA结构契合度不高,所以一直叫好不叫座,大家都承认,技术是好技术,但还有完善提升的空间,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也就逐渐被用户淡忘了。

如今离上一款芯片加热雾化器发布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芯片加热又双叒叕(音:yòu,shuāng,ruò,zhuó)有了新成员,在结构上放弃了之前的储油而转战滴油,这款RDA是否为第三代加热片技术找到了最适合的结构载体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第三代加热片技术的“NCR”RDA 表现如何。

NCR RDA
包装及外观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NCR的包装较前两款产品缩小了很多,不再打造“高大上”的形象,走得是“正规路线”,笔者手中的测试样品外包装上均是英文,也许国内发售时会带有中文包装。

包装上的内容也非常简洁,没有过多的介绍,雾化器名称NCR出自下面英文的缩写,NICOTINE REINFORCER 翻译成中文是尼古丁强化缓释器?

侧面的英文翻译过来是“只取所需”。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包装内带有NCR RDA 1个,带有密封圈、六角扳手、备用六角螺丝和2个不锈钢夹片的配件包1个以及中英双语说明书1份。

说明书带有中文版,看来NCR在国内销售时可能会在外包装上采取帖中文标签的方式发售,国内电子烟产品的销售标准日益规范,不带有中文标签对于销售商来说会比较麻烦。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NCR雾化器外仓为半透明“磨砂”效果的一体式外仓,采用了食品级PC材质,一侧带有NCR logo。

外仓周围带有4组进气孔,每组有3个开孔。

NCR雾化器直径为24mm,从吸嘴至510电极螺丝的整体长度为39mm。

NCR RDA
内部结构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拔下外仓,雾化器内部的结构比较特殊,看不到常规RDA中的电极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布满了开槽的铝制部件,这个其实是雾化芯的“外罩”,负责定位棉花,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向上稍微用力可以将罩子取下,里面就是雾化器的核心元件“加热片”,由两颗六角螺丝固定在下方的“电极柱”卡槽中。

雾化器底部雕刻着产品名称和产品编号。

NCR雾化器整体的材质和做工都非常优秀,食品级不锈钢材料表面光洁度非常高,边缘处的圆角处理和雕刻都十分规范,看着很舒服。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用配件包中的六角扳手拆下两颗固定螺丝可以将加热片取下,加热片底部带有两个金属触点,通过这里向内部供电。

底座和电极台其实也是雾化器标准的结构,分为正负两极,负极与外壳连接,正极与底部510供电螺丝连接固定,中间使用绝缘材料分隔。

也就是说,你也可以制作两个双发线圈针脚拧在一起,用六角螺丝固定在电极柱上,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底座部分的深度经过实际测量达到了5mm,意味着可以储存更多一些的烟油。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NCR加热片的数据约为 8.5×12mm,在外观上看与前两代的加热片在颜色、材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根据官方的介绍,这颗加热片的寿命可达六十万次循环加热,材质采用了全真空熔钨发热晶片,阻值范围在0.4 ohm-0.5 ohm之内恒定。

在外形上,第三代加热片的造型和尺寸都与前两代都有所区别,NCR的加热片与第二代很相似,底部触点之间取消了第二代的半圆。

NCR RDA
制作雾化芯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NCR雾化器的结构上没有什么需要赘述的,因为非常简洁,所以直接制作雾化芯来尝试一下实际效果。

对于NCR RDA来说,笔者和大家一样都是新手,所以测试过程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首先在棉花的选择上,有机棉片的形态和厚度更加适合NCR RDA,使用剪刀剪下1条,大致按照加热片的宽度略宽1些即可,不能太窄也不能过宽。

关于棉花厚度,笔者也做了2次对比测试,第一次是1条有机棉撕去两侧的外皮,第二次是直接安装,实验效果显示不撕去外皮,或者说较厚的棉花烟雾表现更好一些。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接下来就很简单了,将棉片对折后包裹在加热片上,可以用手指捏住固定,然后使用镊子将棉花的尾部塞入底座,任意形状都可以,扇形、S型、Z型随意。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接下来将外罩套在棉花上,然后稍用力下压,外罩下方带有密封环,会卡住底座固定。

然后要对加热片两侧的棉花进行调整,因为这里是主要的出烟部位,尽量不要有棉花遮挡,使用镊子等工具将棉花调整至两侧,留出烟雾通道。

如果棉花尺寸裁剪得稍大了,这里也可以滴入烟油浸湿棉花再调整,会更容易定型。

整体来看,制作雾化芯的过程其实只有上棉花这一个步骤,看似简单,但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影响着口感和烟雾量。

棉花调整有2个标准:

1、棉花尽量贴紧加热片,越紧效果越好。

2、两侧烟道处要保持通畅,不要有棉花遮挡。

操作2次后,笔者感觉还是挺容易上手的,几乎没有难度,熟悉了以后非常方便。

NCR RDA
实际体验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上油通电,特斯拉 punk 220显示的电阻为0.37Ω,与官方标称的0.4-0.5Ω之间基本一致。

笔者首先按照常规线圈的输出数据进行了测试,功率45W /电压 4.11V,结果可以看到,烟雾量很小,而且由于加热片面积很大,线圈预热较慢。

有了前两代加热片产品的使用经验,笔者提高了输出功率至100W,输出电压也达到了6.14V,这在普通线圈或者花式线圈上来说,已经接近于极限了,但在NCR RDA上虽然爆发力和烟雾量有了明显提升,但笔者个人感觉还是稍欠一些火候。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于是笔者干脆“一脚油门到底”,调整到特斯拉 朋克 220的极限输出功率220W,电压已经高达7.5V,烟雾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笔者采用了同样的输出功率220W测试棉花对NCR RDA的影响,在阻值、输出电压功率都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看到较厚的棉花再烟雾表现上明显好于薄棉。

也就是说,在NCR RDA上,剪下棉花后不用撕掉两侧,直接安装即可,这样的厚度正合适。

通过烟雾形态实拍图可以看到,NCR RDA的烟雾主要产生于加热片的两侧,所以笔者在前文中才做出提示,如果想获得比较大的烟雾量,加热片两侧一定不要被棉花遮挡住。

加热片上方也有微量烟雾产生,不过和两侧的主通道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

也许朋友们会有疑问,220W的功率推能入口吗?具有实用意义吗?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笔者也特意做了一下测试,实际得到的体验是烟雾温热不烫,雾化器自身的温度并不高,比一些金属材质的RDA还要略低一些,即使是连续使用也不会出现高温和焦糊的味道。

口感方面,220W下浓郁度达到了峰值,但在层次感上与100W左右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没有明显的提升。

也就是说,如果不想要太大的烟雾,在70W功率下NCR的口感表现就已经很好了,如果想体验极致的口感或者增大NCR RDA的烟雾量,那么无论你的主机最大功率或者最高档位是多少,直接一脚到底就好了。

尽管笔者使用了常规设备的烟雾测试流程,但这并不是NCR设计者的本意,设计者的初衷是为新型“盐基尼古丁”烟油匹配一款更合适的雾化器,所以烟雾并不是NCR RDA的特长,口感才是重点,尤其是搭配盐基尼古丁烟油使用效果更好。

NCR RDA
自清洁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这一次NCR的加热片表现较前两代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棉花的状态就可以看出来,即使高压高温的使用环境下,棉花也没有烧焦,仅在顶部对着的位置稍有些变色,而且使用积碳率较低的烟油时,加热片表面也是很干净的。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笔者又使用多款马来油和积碳现象较严重的烟油进行测试,高温高压高积碳的情况下使用1天后,加热片表面“积碳”现象比较严重,与传统的线圈积碳程度类似。

根据官方的介绍,NCR 加热片正常情况下使用可以达到60万次的加热循环,并可以通过干烧来“自清净”,笔者测试了一下,干烧时随着加热片温度的提升,表面的污渍会逐渐消失,越来越淡,最后恢复本色,但要切记,千万不能像普通线圈那样烧红后放入水中淬火,剧烈的温差可能会导致芯片碎裂。

说明书中对“自清净”干烧过程建议的功率是30-40W,者实测时发现功率稍高一些效果会更明显,有一次忘记更改功率,直接220W干烧也没有损坏芯片。

但要注意的是,NCR官方在说明书中特别声明一点,任何不遵从使用说明而造成的产品问题不在质保范围内。

也就是说,正常使用下NCR享有3个月的质保期,但如果不按规范操作造成的损坏无法享受质保,所以如果你购入这款NCR RDA,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笔者为了测试产品实际效果,已经自愿放弃质保,切勿模仿。

同时,在干烧自清净时,一定要注意手部的防护避免烫伤,因为加热片和传统的线圈不同,实际温度非常高,而且加热面积大,加热后自身并不会烧红,会给人以错觉。

比如你肯定不会去摸一块烧红的金属,因为大脑会提示你很危险,你会特别注意,但你在吃“黄焖鸡”时,砂锅的温度非常高,看着却没有任何危害,所以你不会留意,很容易被烫伤。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笔者手臂内侧有一条长10厘米的烫痕,就是被砂锅烫伤的,已经几个月过去了,现在依然没有完全消退……

NCR RDA
点    评

还记得芯片加热吗?这货又来了!220W连吸不糊!最简单的结构榨干你主机的每一瓦输出!-文章实验基地

雾化芯是雾化器的关键所在,单发、双发、普通线圈、花式线圈,甚至多绕1圈少绕1圈都对雾化器的口感和烟雾量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所谓的“数据”本质上就是对发热元件的温度和加热面积进行调整。

加热片与传统线圈比,发热面积增大了很多,随之而来的是口感和烟雾方面与传统线圈的区别。

加热片口感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陶瓷技术类似,口感纯净、层次感丰富,但由于加热片的面积较大,对烟油的解析度更高,也就是说会放大烟油的细节,得到全新的体验。

但由于面积增大了,加热片的升温速度较慢,相应的输出功率也要跟着调高,更适合大功率或者搭配自定义输出曲线使用,前期高功率加速升温,中后期加热片已经热起来了,可以逐渐减小输出功率,和做菜差不多,热锅冷油,温度上来了后就要减火。

配件包中还带有一个PE材质的隔热垫片,可以安装在雾化器与主机之间,进一步降低热量的传导,但笔者实际测试时几乎用不到,NCR RDA目前已经把热量控制得很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不锈钢夹片,可以在安装好棉花之后加在加热片上,使棉花更加贴紧加热片,笔者实验对比后,觉得会对口感造成明显的影响,正常使用时也可以忽略。

总体来看,NCR RDA应该定位于一款口感型的滴油雾化器,大尺寸的加热面积和片状的元件形状都对口感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烟雾其实并不是它的强项。

NCR RDA
总    结

NCR RDA是加热片技术问世以来,正式上市的第三代产品,摒弃了之前的RTA储油结构,以更加简单的RDA滴油结构取而代之,笔者认为还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加热片本身独特的加热方式已经决定了它优秀的口感,不需要再画蛇添足一般加上内仓进行调整,由之而来的高温、操作复杂等弱点也都迎刃而解,有的时候要学会舍弃,虽然据说爱迪生失败了101次才成功地发明出了灯泡,但一味地执着有时并不能一定就会有好的结果。

就像陶瓷技术应用在成品雾化器中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在新一代替烟设备上却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所以新技术是需要依托与正确的结构与之匹配。

很多电子烟用户和vaper们都说,最近的电子烟没啥新东西,除了底注、新电池之外,产品都在外观上下功夫。

但笔者想说的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技术都是相关的。比如我们身边的手机,从屏幕到CPU,从内存到GPU,甚至电池方面,都需要互相的依托和匹配,整体才能有长足的提高。

目前电子烟雾化器领域还使用传统的材质,无法拉动新功能和新性能的需求,NCR RDA的诞生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能,但这种技术是否会普及,还需要vaper们的认可和时间来考证。

目前这款NCR RDA已经在国外发售,国内近期也会陆续放货,根据官方的消息,国内定价可能会在288元人民币左右,与前两代芯片雾化器比,价格相对亲民了不少。

NCR RDA采用的加热片技术现阶段已经趋近成熟,不过最终是否会改变什么,还要看vaper们是否会认可。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